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

20140311 福建土樓流浪三日

        這次的五天連假,臨時安排了後三天的福建土樓行程;只上網查詢廈門到土樓的交通資訊,其他都是"到了再說",抱著流浪的心情出發。一個人旅遊的好處,是可以更隨心所欲、隨遇而安。三天的時間有點短,但也是個好的開始,有機會再繼續擴大足跡範圍,凡走過必留下痕跡~



Fig.1 第一次搭自己家的班機去.....流浪



Fig.2 0855才在金門落地,入關後直奔碼頭,多虧小黃司機一路100km/hr狂飆,0920剛好趕到櫃台買到船票後就關櫃了,真驚險 & lucky~ 希望等等不要晃太大,要坐50分鐘哩!
 

Fig.3 廈門、下雨...  這趟的攝影將少了藍天的襯托...
Fig.4 辦完正事,出發!但爲什麼售票員說的地名我都沒聽過呀!
還說福建旅遊網的資料是三年前的,那昨晚作的功課都無用了...
管他的,上車再說,邊走邊打算,不然得在廈門過夜了...


Fig.5 巴士上認識了在福裕樓出生長大的林老師,
以及同樣獨自來土樓旅遊、來自北京的小張和湛江的小金。
搭了四個半小時的巴士從廈門到永定後,林老師介紹並帶我們到承啟樓參觀。



Fig.6 位在承啟樓旁的僑福樓。僑福樓共"出產"了十一位博士,故有博士樓之稱。
Fig.7 初次步入土樓。(經過兩天的參觀後,覺得這是環境最整潔的土樓之一。)


Fig.8 土樓內部是木造結構。這裡沒有太多的商業氣息。


Fig.9 承啟樓雖然不是圓樓之中最大的,但卻是巨型圓樓中最有看頭的,綽號:土樓王!
康熙四十八年(西元1709年)竣工~



Fig.10 江姓家族的承啟樓,最中央是祖堂,內圈是20間的書房,中圈是34間的客房,
外圈是四層樓,單層約72個房間:一樓是廚房,二樓是穀倉,三四樓是臥房。
進入承啟樓和上樓拍照是要各別收費的,但絕對值得!
視覺的震撼與身歷其境的感動,難以言喻。


Fig.11 在二樓向左看。外環天井四層樓,這裡也沒有太商業化。


Fig.12 在二樓向右看。承啟樓位於 [高北土樓群],在福建省永定縣。
(第二天去的田螺坑土樓群位於南靖縣,但其實兩處相距不遠。)
 
Fig.13 承啟樓的中環


Fig.14 抵達時是傍晚時分,外環一樓正熱鬧著煮晚餐。


Fig.15 頗原始的廚房。煮飯時的炊煙透過木結構燻入位於二樓的穀倉,
可以保持穀類乾燥,防霉防蟲!



Fig.16  土樓的外部結構與部分內牆是使用黃土的夯土牆,可以調節溫溼度,冬暖夏涼。


Fig.17  祖堂匾額"筆花廬",為民國三十一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題,顯其政治影響力。
在承啟樓沒有待太久,拍照拍得意猶未盡,
但因為福裕樓第六代樓主林先生已開車來接我,就先行離開。今晚就住在土樓裡~
 
Fig.18 福裕樓建於1882年,樓主為清末富賈一方的林氏家族所建,為方形土樓。

 

Fig.19 到房間放下行李馬上就到外面走走,但天已漸黑。



Fig.20 前庭景觀,以及對面的如升樓(倒數第二小的土樓)。


Fig.21  今晚住在四樓。土牆上的白漆已脫落斑駁,更顯歷史感。


Fig.22 房門。門軸仍保持古老設計,開關門時卡栓的聲音特響。


Fig.23 房間。住在這裡既能體驗土樓生活,又能有尚稱乾淨的居住環境,真好!
晚上蠻冷的,備有電熱毯,但... 我隔天早上才知道... @@


Fig.24 樓板全為木製結構,第一次從床上跳下時"碰"了一聲超響的...


Fig.25 樓梯當然也是木製,仔細一看用的是整片的實心木,很有味道。
但行走在上面的聲音也很大,基本上住在房內隔音不會太好就是了...


Fig.26 一早的窗景~ 好像拍古裝片的場景,超有中國味!


Fig.27 等待小張與小金前來會合的時間,在樓內走走拍拍。


Fig.28 慢步調。寧靜。晨


Fig.29 福裕樓緊鄰溪流,增加了防禦性。
且其正門開在前庭的側邊,林老師說是風水考量,河流入門,財源滾滾來。


Fig.30 第二天一早先把洪坑土樓群逛一圈。
首先到的是同為世界文化遺產、號稱"土樓王子"的振成樓,建於1912年。


Fig.31 中央是帶有內環的祖堂,祖堂與外堂由四組走廊相通。



Fig.32 外環依八卦方位以土牆區隔,據說有兩卦曾被火燒毀,但因土牆的設計而使得其他六卦安然無恙。


Fig.33 其中的一卦。大紅燈籠高高掛~~


Fig.34 在土樓隨處可見的景象,曬的是客家梅干扣肉的梅乾菜!


Fig.35 炊煙裊裊。人聲、鳥聲、切菜聲,不絕於耳~~

http://youtu.be/TgpYUljG9xw 


Fig.36 這也是環境最整潔的土樓之一,也沒有商業化的感覺。


Fig.37 祖堂是棟中西合璧的建築,可以是家族聚會場所,也可以是戲台。
在土樓中僅此一間,別無分號啊!


Fig.38 祖堂前的四根羅馬建築式大柱,以及下方的瓶式欄杆。
二樓的欄杆(參考Fig.37)是鑄鐵材質,雕刻著梅蘭竹菊,
據說是上海加工後運送到廈門,再由人力挑運到永定。


Fig.39 洪坑土樓群內有大大小小三十多座土樓。
參觀完振成樓後,因為時間關係,區內其他的土樓只好走馬看花。圖為景陽樓。




Fig.40 以景陽樓的窗戶作為例子。窗戶是建築物最容易受攻擊的位子,
因此土樓在低樓層幾乎不開窗,只在三四樓開"內大外小"形式的窗洞,
既可以減少被攻擊的面積,內大的設計又提供為槍枝射擊的活動範圍。
現在土樓不再受到攻擊的威脅,為了採光通風,大多已把窗戶擴大,如圖所示。


Fig.41 接著介紹洪坑土樓群中另一世界文化遺產:奎聚樓!
始建於1834年,是洪坑村中最具特色的方樓。



Fig.42 奎聚樓建於山坡上,因此前半部三層樓,後半部四層樓,
同層樓的後半部還高了前半部差不多30公分的落差。


Fig.43 天井內另建了小型四合院,大廳就是祖堂。後半部二三樓又凸出一層蓋在祖堂上,
從這角度看上去是層層相疊的四重簷,氣派繁複,被稱為是"布達拉宮式"的土樓!



Fig.44 這裡的家禽主要是雞,都是放養的,所以各家都會在自家的雞上"做記號"...XDD


Fig.45  觀完奎聚樓後,就得直奔回福裕樓,抵達時也已近11點。
趕緊吃完午餐,下午還有大名鼎鼎的"四菜一湯"和"東倒西歪"要參觀!



Fig.46 福裕樓林家在清朝時出了一位四品官,所以祖堂兩側有這些牌子。
Fig.47 吃完午餐,離開洪坑村前,趕緊到小溪的對岸,拍個福裕樓全景。


Fig.48 依山傍水而建,非常美麗。
Fig.49 離開洪坑土村前,和林先生合照留念,個人推薦福裕樓住宿!


Fig.50 出了洪坑村大門,回首來張紀念照。
接下來就驅車直奔引頸期待的"四菜一湯":田螺坑土樓群~


Fig.51 但是!天空不作美,這兩天剛好濃霧,剛抵達時白茫茫一片甚麼都看不見...
十多分鐘過去,前後兩批旅行社的遊客都被導遊趕上車後,猶豫著要不要再等下去...
決定再等五分鐘!


Fig.52 這時奇蹟出現了,管理員說:四菜一湯今日首現!20分鐘沒白等啊!
從上往下看,三座圓形、一座方形、一座橢圓形,看起來像是餐桌上的四盤菜與湯鍋,
故綽號"四菜一湯"。相信很多人是因為田螺坑才認識福建土樓的!


Fig.53 林老師昨日跟我們說了一段順口溜,這田螺坑土樓:
"上看是平面,平看是一條線,下看是宮殿。"


Fig.54 這四菜一湯,分別是(1) 方形的步雲樓(1796年始建、1934年毀於戰火、1949重建)。
(2) 原本為方樓,後亦重建(1953)但改為圓樓的和昌樓,
(3)(4) 1918和1927年興建的振昌樓與瑞雲樓,
(5) 1969興建的橢圓形文昌樓。四菜一湯土樓群為黃姓家族所有。


Fig.55 相較於洪坑土樓群中,承啟樓的壯闊、振成樓的精緻、奎聚樓的氣勢,
田螺坑土樓建築並無獨特性,但四菜一湯整體的呈現與自然環境的結合,才是這裡的特點。
然而大概是因為景色太出名,土樓內外的商業氣息非常地重,有點凌亂的感覺,可惜了!



Fig.56 找個較僻靜的角落向外望去,配上霧濛濛的山景,很有意境。


Fig.57 離開喧鬧的田螺坑,前往另一大名鼎鼎,
列為此行必去、同為世界化遺產的~裕昌樓。


Fig.58 此行另一個讓我覺得非常幸運的地方,就是我們到達各景點的時間,
剛好都和旅行團錯開,才有機會拍攝畫面較乾淨的照片。


Fig.59 裕昌樓的另一個稱號更有名,叫做"東倒西歪樓"!


Fig.60 為什麼叫"東倒西歪樓"呢?看這照片就很明顯了吧!柱子都是歪的,
有的往左、有的往右。這角度剛好拍到歪斜最嚴重的那幾根柱子,足足歪了15度。
至於為什麼蓋成東倒西歪,有好幾種說法,但重點是當多少土樓塌了又建、建了又塌,
裕昌樓始終"東倒西歪七百年",不動如山!


Fig.61 差不多要離開裕昌樓時,來了三隊旅遊團,加起來不知道有沒有一百人 @@
三個領隊拿著大聲公互喊,加上"人聲鼎沸",我們便直接離開前往幽靜的塔下村。
(當然要幽靜的話得趕在旅遊團之前....)


Fig.62 塔下村內有著名的"圍裙樓":裕德樓,但沒參觀到。
只前往另一處非土樓的招牌景點:張氏祖祠 德遠堂。
這二十多根的石旗桿,每一根代表一位張家登科的族人,
登文科者頂端為毛筆,登武科者頂端為槍戟。這張家人登科的還真多啊!


Fig.63 石龍旗簡介,FYR。
Fig.64 塔下村是本次土樓行的終點,離開後回到林老師開的民宿,等待包車回廈門。
(搭巴士來得花四個多小時,車資60;搭包車回去只需兩小時,車資100。)
上路前和林老師合照留念,並謝謝這兩天熱心的照顧。



Fig.65 從永定回廈門一路濃霧,能見度估計只有數百公尺!查了金門機場的天氣,果然能見度只有600m!天啊~明天會不會回不了台灣呀!?後天有任務,別開天窗呀!
晚上臨時在廈門中山路的步行街上找酒店,平常日時段、天氣差,卻連著好幾間客滿,
意外地難找,最後經由其中一間的介紹,才在晚上11點找到今晚的棲身之所。


Fig.66 擔心天氣差回不了台灣,七點就起床關心天氣。
打開窗簾一看,仍是大霧籠罩。
這是當時窗外的景觀,看到夾縫中的大樓嗎?直線距離才100m...


Fig.67 這時得趕緊想備案,計畫中午前若天氣仍差就要前往香港搭機返台。
趕緊求助小金與小張幫忙查班次,畢竟兩岸用語不同,很難google到資訊。
小金幫我查到由廈門前往深圳的"動車"(就是高鐵),
今天整日只剩4張票,我猜等我到車站應該就已售罄... 有沒有那麼搶手啊?!


Fig.68 不管怎樣,先上路再說,退房前拍一下辛苦找到的房間。房間很大,但沒待多久。
(原價:忘了,特價:298,殺價:268不含早餐。)


Fig.69 上街五分鐘後,猶豫著要去車站賭動車座位,還是要去碼頭賭船會開,
也可以說是在賭是要被困在廈門島,還是被困在金門島.....
這時雲霧中竟露出了陽光,心想這下有機會回台灣了,再次lucky,
所以選擇去碼頭,賭這雲霧會散去。
一到碼頭,看到的仍是這個告示。而且據說前一天就沒開船了...


Fig.70 等到11點鐘,終於廣播說將於11:40分開船,請登記1~50號候補的旅客前往櫃檯。
我登記的是56號,不巧臨時又肚子痛,所以就緊急快速地去了趟廁所,沒想到....
出來時櫃檯前人滿為患..... 唉,我忘了這裡是大陸....
但還是乖乖地排在隊伍的末端.... 還好有買到票、沒有客滿,不然真的會欲哭無淚....


Fig.71 上船後選了靠窗三人座的位子,這時一位阿伯坐在這排的走道邊。
一個人旅遊好處再現,就這樣跟阿伯聊了起來,分享了他很多的經驗,Nice to meet you~
在船上聽到服務員說,前一天的船班因天氣因素取消,後一天因為船公司因素要停駛,
所以有些旅遊團提早一天要去金門,加上滯留旅客,所以人才會這麼多。



Fig.72 抵達金門要入關時的盛況。剛剛為了拍照所以很慢才進來,
還好我有申請快速通關,入關後大概在人群一半的位子,
應該可以藉此想像剛剛在廈門的盛況吧!


Fig.73 這趟流浪的冒險終點就定在金門尚義機場了!
華信的金門-台北班機今天中午後的三班都客滿,雖然可以先飛去台中再搭高鐵回台北,
但還是保險點買全票搭復興回家!特別感謝宛真在瘋狂忙碌中幫我要到復興的位子,
讓我能少流浪三小時、帶著滿臉鬍渣!

2 則留言:

  1. 真的好精彩喔~ 完美的流浪

    回覆刪除
  2. Poi您好,
    有些關於機師的問題想私底下請教您,不知能否透過電子郵件連繫呢?謝謝

    回覆刪除